close

何庭瑜

法瑪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執行長

蔬食小居&綠色空氣 品牌管理人

健行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一、目前國土發展概況

台灣目前整體國土發展很混亂,由於土地面積狹小,城鄉差異不如大陸型國家明顯,平原面積小,從原本的農地、平房隨著都市化不斷地改變成為水泥柏油化的都市叢林,農工商業混合在一起發展的現象處處可見,造成環境污染、居住品質降低的問題產生。

以整體的發展概況來說,北部以商業為主要產業類型,中部以科技業為主要產業類型,南部以農工業為主要產業類型,東部與離島地區以觀光產業為主要類型,複雜的現象在於每個地區規劃發展的同質性過高,沒有差異性與獨特性,不管是整體發展或生活消費皆可以看到一窩蜂複製仿照的情形產生,造成蚊子館、機場的產生,觀光景點所販賣的商品幾乎相似,到處都有鳳梨酥、花生糖等禮品的出現。

過去國土發展計劃曾經提出以「平衡的生態環境」、「效率的生產環境」與「寧靜的生活環境」為概念提出其方案,而本文則根據此概念為發想,提出另一種思維模式,在生態環境上追求大自然的「平衡」,與之前所敘述的內容相同,所有組成元素的發展以不影響其它元素生存為原則,所以如柴山台灣獼猴所造成的現象及問題是否應該有所調整及因應? 

在生產環境上追求產業的「規模」,也是本文主要的論點之一,追求整體發展的獨特性,而不是到處都有工業與科技園區,每一個區域發展不同的產業類型,其有關概念於下一章節敘述。在生活環境中追求彼此之間的「協調」,人類、其它物種之間以追求「不影響他人的生存權」為自由的定義,取得平衡。

各個區域在不同方面的產業以發展單一種類型的主題產業為主,由於南北距離相較大陸型城市短,物流距離皆可在時間內送達,營造各區域的差異化及獨特化。

 


 

 

 

 

二、各個區域的規劃發展

 

2.1 北部區域的規劃發展

北部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部份是基隆、宜蘭,第二個部份是台北市、新北市。在經濟方面,將基隆、宜蘭規劃成為(綠色)環保產業發展區,研發與生產”環保”概念有關的產業,如替代能源及太陽能的開發、普及化,取代傳統有限能源的使用,成為本世紀必須要走的方向,其他包括海水淡化技術及設備的創新普及,這兩項技術是個人認為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兩項議題,減少核能電廠的建設及使用,但不表示目前運轉中的核能電廠需要立即停止使用。淡水供需不平衡的問題一直存在,如何利用70%的海水淡化成為一般用水,提供產業及民生使用。將台北市、新北市規劃成為娛樂產業發展區,韓國政府對於娛樂產業相當支持,而台灣國片近幾年來也蓬勃發展,台灣歌壇在華語市場也佔有重要的地位,將園區內設立專業的培訓機構,提供政策及預算的支持,將所有相關產業聚集於園區範圍內,成為台灣的「好萊塢」,讓娛樂產業化,變成經濟收入的一個項目。

在農業方面,將基隆、宜蘭規劃成為海洋資源園區,台灣四面環海,不管在遠洋或近海養殖漁業的發展與保育議題上皆能扮演一定程度的角色,但濫捕濫殺的結果造成海洋資源的匱乏及滅絕,大海中丟棄著大量的廢棄物及各種污染源所污染,因此當前最重要的課題是要讓大海休息及復育,還大海一個乾淨的生活環境。將台北市、新北市規劃成為科技農業示範園區,都市要發展農業實屬不易,但「植物工廠」的興起讓都市農業的發展開啟新的發展契機,在人工建築物內利用LED燈先進的設備生產農作物,發展有機無公害的農產品,且不受氣候、環境因素的影響,配合經濟產業方面”環保產業發展園區”共同合作開發與製造。

在文化方面,台灣的”夜市”一直是本身特有的一種生活型態與商業模式,全省各地皆有著名的觀光夜市,不同的美食小吃,吸引各地民眾及觀光客前往消費體驗,選擇以北部做為夜市文化的園區,考量的原因是該區域為整個區域發展的重心,士林夜市、基隆廟口也都是著名的夜市,配合娛樂產業發展園區的建置,發揮群聚及規模的效應,將台灣獨特的夜市文化打造成一種品牌及產業,搭配各個縣市著名的夜市,策劃一系列的行銷方案及活動,讓不只是「MIT」揚名國際,「ANC」也成為台灣的代名詞。

整體北部區域的規劃發展以「科技、環保、觀光」為其主軸,將整個產業的元素整合組織,發展跨躍式的產業模式,同時具有不同功能的組織架構。

2.2 中部區域的規劃發展

中部地區包括了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南頭五個縣市。經濟產業方面,中部地區本身就是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地區,也是台灣重要的產業之一,重新劃分之後,將著重在研發與品牌建立的重點項目上,代工一直是該產業目前主要的工作,「MIT」聞名世界,但台灣不能一直做別人品牌的代工,與目前最主要的經濟市場之一「中國大陸」的地利與文化相同的優勢下,更應該利用這個機會發展本身的品牌,其名稱與元素還是要西化,才有辦法成為國際品牌而不只是亞洲地區知名的品牌。

農業方面,中部地區也是茶葉與水果生產的重要產地,有著名的膨風茶、柑橘、梨等高經濟水果的生產,這兩項也是台灣知名的農產項目,每年農會皆會舉辦茶葉競賽,評比出最好的得獎主,成為各地買主爭搶的對象,如何改良出更好的茶葉與果樹品種乃成立此園區的目的之一,只做防止輸出的動作無法治本,不斷地走在領導者的地位,比模仿者早開始早結束才是方法,抓著這兩項具有優勢農產項目上,發展至更高的境界。

文化方面,台灣是一個擁有多元文化的地方,有客家、閩南、原住民等文化,中部地區是客家文化的重鎮,擁有許多著名的小吃、活動、藝術作品,如何將此文化最傳統、即將失傳與消失的技藝與傳統留傳下來,不是只能從影片或圖片中才能回憶與說明。

中部地區整體的規劃與區域有著明顯的關係,並非各個區域都以大規模的改變或重劃為方向,以中部為例,保留原有已發展的產業及文化,將其重新組織與調整,再度發展出新的一片園地。

2.3南部區域的規劃發展

南部地區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份是包括彰化、雲林、嘉義,第二部份是台南、高雄、屏東,按照地理位置的不同來劃分。經濟產業方面,南部地區從早期到目前一直都是許多傳統產業的重鎮,如紡織、金屬加工、造船等工業產業,這些都是勞力密集的產業,早期利用本身的勞工來生產,一直到近期依靠大陸方面的勞工,但隨著從沿海一直往內陸地區缺工及薪資上漲的問題,未來勢必又有一波遷徙潮,在此設置「傳統產業發展區」不是老調重提,而是一個國家的發展要強盛,一定包含著工業,尤其是重工業或國防工業的發展,對於資源的使用或污染問題的疑慮,透過再生資源的利用與處理設備的使用,設法降低對於地球資源的消耗及破壞環境,發展出屬於台灣在工業界地位。

農業方面,在彰化、雲林、嘉義地區規劃成為溫帶農業發展園區,此三縣市也是台灣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許多地方每天所需的農產品皆由此來供應,規劃園區的目的是將三縣市的農地重新規劃與組織,擴大機械化與規模化的經營,採用大陸型農業的經營方式來操作。第二部份是將台南、高雄、屏東規劃成為熱帶農業發展園區,台灣特別的地方在於多樣化,熱帶、溫帶、寒帶等作物可以栽種,鳳梨、芒果、荔枝、釋迦等都是著名的熱帶水果,在園區內,結合一級農業生產、二級農業加工、三級休閒農業,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文化方面,台灣除了有客家文化之外,南部地區是閩南文化的代表地區,不同的文化有著不同的節慶活動、風俗民情與美食小吃,如媽祖文化是代表性的宗教文化,每年都會舉辦繞境與周邊相關的活動;建築風格也是具有教育與保護的價值,如何有系統與組織化的發展乃為設立本園區的目的,具有主題性與代表性。

拋開一些議題,南部地區的發展與整體內部穩定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雖然目前是一個國際村的時代,但是基本生存所需要的條件仍需要維持,不可全部改變。

2.4東部區域的規劃發展

東部地區在整個區域的發展過程中,是屬於開發相對較緩慢的地區,從國土保育及整體的規劃發展來說,比較不贊成大規模的開發建設,保留最原始的花東美景及原始生態,北宜高速公路的開通雖然促進往返宜蘭的便利性,但也改變原有的純樸民情,花東是否也開公路一直是兩方爭論的議題,各有各的出發點。

經濟產業方面,將東部地區發展成為「設計產業發展園區」,台灣在創意設計方面在國際上一直有不錯的表現,也是台灣目前較具優勢的地方,不管是工業產品與服裝的設計、藝術品牌的建立都在國際上發光發熱,文創產業也是政府重點支持的產業之一,文建會每年有百億元的預算提供給文創工作者及業者,結合新成立的「南島原住民文化創意園區」,加入原住民特有的文化圖騰,發展出屬於台灣特有的文創產業。

文化產業方面,台灣的原住民共有14族,與東南亞各國的民族文化與語言等有許多共通的地方,南海的議題雖然在政治上很火熱,但從文化的角度與各個國家接觸交流,利用軟外交手段來推展,避免觸動兩岸敏感的神經,成立「南島原住民文化創意園區」的目的也是提高原住民的地位,發展多元的民族文化,推展國際性的品牌與活動,定期舉辦學術交流與大型的文化交流活動,成為國際上每年重要的活動之一。

農業方面,發展有機、無公害的農業栽種園區,發展成為「有機農業示範園區」,建立一套國際上一套公認的有機認證制度,雖然目前國內有一些認證的制度及方法,但大都引進日本及歐美的系統,才有機會輸出國外及獲得認可,所以這也是成立本園區的目的之一。

東部地區有台灣後花園之稱,擁有美麗的花東縱谷及海洋伴隨著,按照不同的地貌及地質進行整體的規劃發展,未開發相對來說也是開發的一種。

2.5外島區域的規劃發展

外島地區的發展相較於本島地區的發展是比較不發達的地區,但是化此弱勢為轉機,利用其區位發展出新的一條出路。

經濟產業方面,利用三個外島地理區位的特性,規劃成為「兩岸物流貿易轉運中心」,未來兩岸貿易的往來會更加頻繁,與東南亞各國之間的發展也是重點項目之一,透過此三點針對不同區位的國家進行經濟上的往來與互動。農業方面,利用本身土壤與氣候特性,發展成為「雜糧作物生產區」,生產經濟性較高的雜糧作物,尤其替代能源的發展與生產也是目前主流的發展之一,順應潮流。文化方面,因早期環境的因素所形成的特色環境,順勢發展成為「戰地文化觀光園區」保存相關史蹟及史料,成為戶外的「歷史教育博物館」。

 

三、掌握地位優勢平衡區域發展

  台灣土地面積雖然不大,目前的土地利用與規劃管理模式已經無法符合需要,反應出實際的現況,以致供需失衡,超限利用的情形嚴重。面對未來不可預測的氣候變遷,最有效的根本方法就是國土規劃,但也是困難度最高的一部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瑪管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